邵东人,在三湘大地有可能是ZUI会做生意的湖南人,从遍布各地的邵东商人就能窥见一斑。在宝庆地区教会我们讨食吃的师傅是非常受尊重的,在学吃饭的本领的过程中自然也是要经历三年学徒的过程。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邵东这片神奇土地上经商的事情。我们先来聊聊邵东境内商业发展的历史,清嘉庆二十五年(年),邵阳县东路(现在的邵东)主要集镇黑田铺就已具规模,这和当时湘省数条驿道贯通邵东境内有直接关系。黑田铺有南杂、布匹、药业、屠业、饭店、客栈、染房、酒店等54家店铺,除此以外,邵东境内设有驿站的洪桥、双泉铺、褚塘铺、金仙铺、官桥铺、南市铺、皂塘铺、三都铺、檀木铺、佘田桥等地方都有店铺,这个很好理解,大家看我们邵东境内这些地名就知道,都带了个“铺”字,“铺”不就是做生意的嘛。
清代临街店铺
据光绪三十三年《邵阳县乡土志-商务》记载:“煤自舟运抵汉口售”,“每岁自县出境舟大小约千只内不等”,“铁多由县城资水运往汉口”,“铁钉或由水运或由陆挑分售汉口”,“土纸多由蒸水抵衡州再售汉口”。这段县志的记载,其实道出了一个我们宝庆商帮在汉口“三箭定天下”的故事。汉口现在有个地方叫“宝庆码头”,这是我们先祖用拳头打下来的码头,由于宝庆地区大量商船往来汉口和宝庆之间,在汉口固定下货的码头就成了我们宝庆商人的生命线,安徽过来的商帮也要这个下货码头,两个商帮自然发生了历史上三次著名的火拼事件,出门做生意往往就带着打打杀杀。
汉口宝庆码头
在宝庆商帮和安徽商帮之间火拼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死伤,最后湘军统帅曾国荃帮宝庆商帮撑腰,宝庆商帮将安徽商帮赶出了宝庆码头。最后确定宝庆码头界线的是在北京当官的新化老乡刘光南,刘光南站在宝庆码头左一箭右边一箭后面一箭,三箭射到的地方就是宝庆码头的地界,至此,宝庆商帮专属的宝庆码头傲立汉口地界,现在大家打开武汉的地图,至少还有54个地名有宝庆元素,足见当年宝庆人在武汉的势力之强。
武汉的宝庆元素
关于邵东地区的商业发展历程,大家可以找笔者分享一下《邵东县志》,这版《邵东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统一编制的第一版白话版县志,里面收集整理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包括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历史老照片。《邵东县志》是研究邵东地区的百科全书很值得仔细阅读。
笔者有《邵东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民国18年、27年,潭宝、衡宋公路建成通车后,商贸场所逐渐由驿站驻地发展到公路沿线,一般公路设站的地方,乡民就会聚集做生意,经营的范围由南杂、饮食、山业,尤其以两市塘、廉桥、佘田桥、范家山等集镇最为兴盛。经营范围也增加到绸布、棉纱、文具、书店、瓷器、铁货、粮食油脂、国药土产、烟酒日杂等。在关于邵东商人经营生意的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是薄利经营,说明邵东商人追求的并不是暴利的商业模式。
民国时期的商铺
民国32年(年),两市塘有户商铺,其中74家花纱行,代收土布、土纱、销售棉花,月成交土布近万匹。廉桥的药材、黄花、辣椒,范家山的笔墨、土产,佘田桥的土纸、竹木制品,仙槎桥的刀剪,火厂坪的铁钉,远销省内外。年邵东境内的商铺多数为小本生意,少数经营者雇佣有店员或者带徒弟。两市塘、廉桥、佘田桥等地经营资本银元以上的有25家,这些店铺雇佣店员料理业务,晚上干到深夜,一般年工资折稻谷5到15担(公斤到公斤)。店主带徒弟的话,三年内没有任何补偿,而且行动稍有参错,轻的挨骂重的就挨打,邵东地区这样的学徒素有:“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说法。由此可知,要学真本领自古以来就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民国时期的店铺
邵东境内出现过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店铺,廉桥镇的廉让庄,他们是经营土特产的。当年店门口挂了一个字牌;“当面一言为定,早晚时价不同”。每年六月份、七月份,就会雇佣近人下乡收购黄花菜,年收购量超过千担(50吨),常常用超出收价一半向外地倾销,经商三年,拥有资本1万(银元)以上,成为当时邵东的巨商。年夏,廉让庄自毁招牌,携带资本外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