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雷山县有一位勤勉为公、清廉为官、勤政进取,一心为民,直至病逝在工作岗位上,被人们称作穿草鞋的“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余金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记者走进位于雷山县郎德镇乌瓦村的余金才故居,里面陈列着余金才书记生前使用过的一件件物品,展示的一张张照片,无一不体现着那个时代干部开展工作的艰难险阻。在现场通过旧物和老照片展示,记者仿佛看见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的余金才书记……

(图右1为余金才)

余金才,苗族,苗名往尖农。民国25年(年)1月出生于雷山县报德乡乌瓦村。临解放时,才读到小学四年级,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岔河乡乡长、中共丹江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县交通科科长、雷(山)毛(坪)公路指挥长、大塘区委书记、县革委主任、县长、县委书记、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及雷山县第八、第九、第十届人民代表,黔东南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他在世在职时,将全部心血倾注到雷山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中,工作中他处处带头,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他拥有苗家艰苦纯朴的品德,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情操,被《人民日报》誉之为“苗家的好书记”。

(图右为余金才)

年后,余金才先后担任雷山县革委、雷山县政府、雷山县委的主要领导职务,工作孜孜不倦、殚精竭智,为发展山区经济文化不遗余力。为推动雷山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十分重视人才吸纳和培养,亲自主持制订了“稳定、培养和引进知识分子”政策,从湖南的宁乡、邵东等地区招聘了40名教师,解决雷山中学师资缺乏的困难并鼓励职工自学成材,带领一批干部职工带薪到各级各类学校深造,为雷山的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了实现“兴雷富民”的计划,不仅邀请专家学者到雷山考察、调研,他还亲自跑遍雷公山的山山水水,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以林业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他把懂得栽培技术的人员接到公统乡,指导当地将余亩濒于荒芜的梨树园,实行剪枝追肥,使这些梨树当年挂果,年产达1万多公斤,收入1.6万余元,突出种水果致富之路。为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挽救因无人管理而荒芜的茶园,特意请省里的茶叶专家来县指导生产,提出“一年种,二年摘,三年过双百,四年五年夺高产,争取实现‘三个一(1万亩茶园,1万担茶叶,万元收入)”的奋斗目标。

(图右3为余金才)

随后又紧跟国家政策,积极调动农民护林、造林的积极性,使雷山县年实现覆盖率、蓄积量和林地面积的“三同步”增长。除了积极的探索适合我县发展种养殖的业。在年3月,为查清县内锑矿资源,他带领县属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冒雨顶风,到冷竹山、交腊一带查勘,夜宿荒山,为时半月之久,发现18个矿点,并向省、州申请开采,使这些地区的人民增加了数十万元的收入。虽然余金才书记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但勤于钻研和总结实践,他参与或主持设计的雷毛、雷西公路和固鲁、响水岩水电站,让他对工程的勘测设计已成为内行,被群众誉为“土工程师”。这些工程的完工,切实解决了群众用水用电、交通出行不便的困难。他将群众的放心上,全心全意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作人民的好干部、贴心人。年12月,在商业局党风检查汇报会上,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人们深为惋惜。

余金才的子女回忆起父亲生前,都以其为荣,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虽然他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和子女,但家人们都很支持他,儿女们都能自食其力,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多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

余金才的二弟余里江

“他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我就帮他养育子女。他对我很好,他作为干部,每天也和大家一起劳动。”余金才的二弟余里江说道。

余金才的三子余秀宏

“父亲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为大家谋幸福。我们作为家人,不想拖后腿,大家也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开家庭会时父亲对我们说:‘不管我在哪个岗位,你们作为子女,不要拿我名义去找组织,提条件说要求,你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要去依赖组织和政府。’他这样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余金才的三子余秀宏对记者说道。

余金才的小儿子余秀华

“他早出晚归经常半夜才回家,感觉他很辛苦、很累。但有这样的父亲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他的精神,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从小就努力向父亲学习,现在也在教育我们的孩子,教他们怎么做人做事,要向爷爷一样,长大以后能够为雷山做出一点贡献。”余金才的小儿子余秀华对记者说道。

(图左1为余金才)

他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指引子女的成长。树立坚持艰苦朴素、踏实勤恳、任劳任怨、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家风,深深烙印在子女心中,成为他们人生的指路标。五个子女在父亲的影响下,一直坚信人生没有捷径,必须踏踏实实的靠自己。余金才的二子余秀文紧紧跟他的步伐,全身心的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余秀文在世时曾任我县丹江镇教厂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在年3月22日,在给村民发放完最后一批青钱柳树苗之后,突然病倒在村里,倒在了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再也没有醒来。余金才其余的子女也都靠自己的努力成家立业。

余金才的爱人李仰里

“儿女们都自食其力,自己找工作,还很照顾我,我现在也不用干农活,每天就去家门口活动活动,他们对我很好。”余金才的爱人李仰里说道。

余金才的三子余秀宏

“虽然父亲和二哥去世了,但是他们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我要永远传承下去。”余金才的三子余秀宏说道。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兴雪李兴龙

编辑 雷 蝶

编审 李雪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