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30日讯(记者李永亮通讯员刘峰罗武吉胡李博)今天上班第一件事,攸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李奇跃就召集全局开大会,商讨如何借鉴桂阳经验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此前两天,攸县组织百人党政代表团赴邵东、桂阳、资兴三地“看学议”。随团党员干部表示:“看到了差距,找到了路径。”
近年来,攸县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但也存在掣肘因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么‘爬坡过坎’?”出发前,攸县县委书记康月林动员大家,这次学习考察的邵东、桂阳、资兴是县域经济的标杆,务必带着“命题”学习,为攸县的发展找到“破题点”。
首站邵东湘商产业园,全自动化机械臂、3D打印技术、数字化操控系统等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让代表团成员大感惊叹。大家认为,邵东通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攸县要学习借鉴邵东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发展等工作。
27日下午,代表团离开邵东,马不停蹄赶到郴州市桂阳县。桂阳县素有“千年矿都”之称,已探明的矿藏达11类种。近年来,桂阳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加工、轻工电子、食品医药、家居智造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代表团对桂阳县高度重视产业项目发展,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管理取得的成效表示赞同,希望两地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共赢。
28日,代表团抵达资兴。资兴是煤炭大县,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1.3亿吨。然而,经过长期开采,这座因矿而兴的城市面临着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艰难阵痛和历史抉择。近年来,资兴坚持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和培育发展替代产业“两条腿走路”,着力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成效明显。资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攸县路径”提供了一个范本。
短短两天,千里行程,代表团一路走一路看,近距离感受兄弟县市在加快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所呈现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态势,大家“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攸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曾小林说:“很受震撼!这几年我们也取得了转型发展的显著成效,但对比先进地区,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8月28日下午,代表团返回攸县,立即召开了一个长达6小时的研讨会。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苏涛说,全县上下要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开展“百日攻坚大会战”,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精准招商。要实打实地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和“四百工程”活动,全方位为企业减费降负,帮扶解困。要不断加强资金保障,加快土地、人才储备,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全县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县委书记康月林指出,全县上下必须对准目标任务、对照问题短板,积极有效地去改进、去改变,真正实现应有的突破,拿下应有的战果。产业发展重在精准发力,要着力提升县委统筹力、政府执行力、人大政协参与力、以及部门工作合力。产业发展重在解决问题,要坚持落小落细、精准发力,即在产业规划、产业定位上精准发力,不断深化园区改革,大力培育新能源、新建材、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圈,突出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平台的打造;要在要素保障、招商引资、人才保障、环境优化上精准发力,不断改进招商思路和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在全面改进作风上精准发力,将“面子”、“票子”、“帽子”、“鞭子”与改进作风联系起来,公开选拔机制、健全完善通报曝光机制、落实奖励机制、严格考核机制,真正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没“市场”,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在全面弘扬正气精准发力,致力打造攸县风清气正团结品牌,凝聚发展正能量,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目前,攸县上下已迅速行动起来,将百日攻坚与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找差距,找出路,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推动攸县高质量发展。
[责编:戴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