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47381/
(1)“专窗”服务暖人心。开设“人才综合服务专窗”,整合高层次人才申报、子女择校、户口迁移等18项人才高频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办”;开设“攀枝花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专窗”,整合业务办理、政策咨询、协调对接等20余项综合服务事项,精准服务农民工群体。
(2)拓展载体聚人才。与四川大学签署“攀枝花市驻四川大学人才工作站合作协议”,在高校设立首个人才工作站,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校地合作引人才。利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机构引才的创新举措,为攀枝花引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今年我市已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余名。
(3)增加就业稳存量。研究制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奖补措施,吸引外来人员来攀就业;加强区域协作,与楚雄、会理、会东、德昌等周边市县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合作机制,组织企业赴市外开展联合招聘会,吸引劳动力资源。打造“职在花城、就有未来”就业品牌,创新开展流动招聘、“夜市”招聘、网络“微招聘”等公共招聘活动场(期)。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同比增加18.7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