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5月23日讯(记者郑丹枚通讯员曾晓风)5月22日,记者从邵东县文明办了解到,去年11月,该县全面铺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灵官殿、水东江、流光岭等3个乡镇,青山村、升旺村、万祝村等77个村(社区)率先启动移风易俗工作。截至到今年5月初,全县26个乡镇(场、办)的多个村相继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现象,累计为村民节省红白喜事开支约万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生态安葬、文明理事。变化的背后,邵东采取哪些举措?——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按照《邵东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实施意见》的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大的院落都要设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进入理事会,操持村中红白喜事,成为乡风文明的“监督哨”。——修订了“村规民约”。全县多个村(社区)纷纷修订“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办理的时间、规模、开支等进行全面规范,绝大部村取消回礼、取消瓶装酒、取消高档菜甚至禁炮,一场丧事开支控制在3万元以下。新的村规民约,成了村民的“行为指南”。——签订了承诺书。全县党员干部带头,农村家家户户签订《推进移风易俗承诺书》,这等于向农村千百年以来的陈规陋习下了一道道“宣战书”。一场变革,为老百姓省钱、省心省力,关键还省烦恼。长期以来,农村固有的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之风在我县流行:酒席上发高档烟、上高档酒高档菜,一桌酒席消耗鸡、鱼、肉数十斤,给宾客回礼发“红包”数十元、上百元,一台酒席花费动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大多数群众为此苦不堪言。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文明新风吹拂邵东大地,老百姓因陈规陋习、人情债务带来的烦恼正在消除。[责编:郑丹枚][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