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

他为党尽责为人民服务;

有一种人,

他专门为人不为己;

有一种人,

他把百姓装在心中、举过头顶。

在笔者生活、成长的家乡,

就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孺子牛,

身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无私奉献,

是拓荒牛,

带领乡亲创新发展、攻坚克难,

是老黄牛,

为了实现小康艰苦奋斗、吃苦耐劳。

——记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原集坪村党支部书记邹义生

饮水思源,时刻不忘党恩

曾听父辈讲起,义生伯父年轻时二十来岁就入了党,到现在党龄已超过50年。刚开始在村里的秘书岗位上干了几年,等前任老村支书退下来以后,就被乡里、镇里选派接任村支书,一干就是30余年,直到60多岁退任,镇里考虑到他的实际条件,建议让他再干几年,老百姓也希望他继续留任,他总是不免其难地推辞“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社会发达得挺快,俺这老家伙不能给党拖后腿”“该让年轻人出来锻炼锻炼了,给他们挑挑担子”。

一名80多岁的老党员,到今天还在念念不忘地跟我们说“饮水要思源,不能忘了党的恩情”“今天的美好幸福实属来之不易,切记要珍惜”“党员要做党员该做的事、说党员该说的话”。

身体力行,实干巧干也精干

荷塘镇集坪村地处娄底地区涟源市、双峰县和邵阳地区邵东县“两地区三市县”的“金三角”,山地多、石头也多,耕地少、土地贫瘠,水域资源少,常年干旱少雨,辖山塘坳、唐家井、三角坪六个村民小组零散分布在大山的犄角旮旯处,处于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中,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向天要粮,村里的百姓更是喝水难、吃饭难、出山难、上山也难,政府曾多次想方设法意图改变这座大山里百姓的生产生活,由于道路崎岖、机械设备进不去、资源匮乏、协调企业不愿来、派驻帮村干部待不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极贫村”。

为了不让百姓挨饿、不让孩子辍学,为了让老百姓家里的水缸是满的、被窝是暖的、屋里是亮的,生伯父那些年起早贪黑,挨家挨户磨破嘴皮做工作、做动员,“不能等,温饱问题等不来”“不能靠,丰衣足食靠不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搭把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他带头筹钱捐物、修路挖塘,靠人抬肩扛,凭你帮我助,硬是把机耕路、照明电从十里外的山脚引进了大山里,又陆续加宽乡道铺了水泥,让一个鸟都不愿意飞进来的穷旮沓上通涟邵、下达娄双,翻建学校、修水塘、挖自来水、安装电话、通信光纤,老百姓出门不要看天了、走在路上脚上也不沾泥了,喝水不要靠一勺一舀地满处挑了,也不要去三四十里外挑煤卖货了,孩子们也不要晚上挑着煤油灯夜读了,村里的百姓们由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借助天然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里的山林覆盖面积广,林地石资源丰富,古树奇石珍花异草繁多,野生中草药材生长得很茂盛。生伯父发现邻县邵东廉桥的药材生意很火爆,就打起了种植药材的“歪主意”,先是极力说服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后又鼓动村里的村民百姓,面对老百姓“没水没地又没有经验,那玩意不靠谱”“种这些不能吃不能喝,卖不出去只能当柴烧”的质疑和声讨,他自己起早贪黑地开荒垦地,搭车远赴邵阳邵东、隆回、衡阳祁东、常宁、怀化溆浦、绥宁、益阳安化、长沙宁乡、湘潭湘乡、娄底新化、冷水江等地换购药材苗种、学习种植、加工经验、联系销售渠道,先是尝试着种了几亩地的百合、尾参、黄花、杜仲、丹皮、桔梗等适合生长的中草药材,半信半疑的百姓看到长势喜人、初见效益的种植成果后,家家户户纷纷加入到种植行列,村里后又陆续大量种植了芍药、夏干、白术、杂术、乌鱼子、益母草、玄参、薄荷、鱼腥草、苦杂公、无离子、鞠麦草、金银花等20多种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到数百亩,漫山遍野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乡村景色,百姓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米桶粮仓满了,钱袋子腰包鼓起来了,翻修新建房屋的也多了,百姓也乐了,从省级贫困村变成了附近有名的“中药材基地”。

教育为本,扶志也要扶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源。生伯父是村里第一个上过私塾、念过新学的人,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能说会道、能写会算,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礼仪颇有研究,对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也有很独到的见解建树。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既要传承好祖辈的传统本性,也要勇于接受新鲜的知识理念,还要有创新发展的本领能力。他也是一个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和投入的人,靠自己的勤劳获取的回报,基本上无私、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自己子女的教育事业,为了把子女送出大山、培养成才,十年没做过、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没吃过一顿饱饭,也正是由于他的固执和执着,子女一个个地都有了不错的事业和成就,大儿子是商用飞机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技术副总裁,二儿子是90年代村里第一个博士生、知名酒企研发中心副主任,小儿子现在是地方商会副会长、精品仪器销售地区代表、公司老总,女儿女婿成为接班人现在也投身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最前沿。

他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很苛刻、很严厉,通过言传身教,对村里邻居的孩子影响也很大,遇上谁家孩子上学困难的,他很慷慨地尽己之能提供帮助、援助,想方设法四处筹集资金翻修了年久失修的学校,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寻找助学、优学的政策保障,替辍学、失学孩子联系适合的就业工作岗位,让村里所有的适龄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和创造条件供子女上大学、去技校......“教育穷,代代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穷了教育苦了孩子将世代受苦受穷”“扶贫不能只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扶贫也要扶志、扶智”,他说的其实也挺有道理。为兴学助学,义生支书经常有点“乐不思蜀”,辗转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乡邻家中,仅为多争取一点校舍修缮经费、不让孩子们在破旧的教师淋雨受冻而已,磨破了嘴皮、踏破了门槛、磨烂了无数双的胶鞋,也被自己的家人戏称“讨要钱物的叫花子”。

经义生支书之手送出大山的、走向大城市的孩子不在少数,十个、二十个、一百个......,目前博士5人、大学生50多人。笔者当兵那年,生伯父拉着我的手,叮嘱我“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要像你哥一样,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将来回报家乡。”“要勤奋好学,舍得吃苦,敢为人先”,“做一个正直的人,有崇高理想的人,有伟大追求的人”,“做人要聚正气,讲正义,守正能,端正行”,念念不舍地把我送到村口,在大枫树下不停地挥手,“孩子,飞出去吧,勇敢地向前走......”

和谐邻里,心中无私天地宽

“为官一任,不能为己”“要记得我们都是平头百姓,我们的祖辈父辈也都是平头百姓”“关心百姓的家长里短、生活苦乐,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碰到乡镇下来驻点帮扶的熟悉的干部,生支书总要更他们念叨一番、嘱咐一通。

村里和附近的百姓都晓得义生支书是个有原则的人、讲感情的人、顾大局的人。谁家有苦难,都得亲自帮扶一把,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这是自己的责任”;邻里之间有矛盾,只要把义生支书喊到场边,说道说道,摆出个三两来,双方总能笑脸和解、怨气全散,要问他调解邻里纠纷有什么窍门没有,他总能笑呵呵地搪塞一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先摆法、再说理、然后讲情”,“不能胡搅蛮缠,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清官难断家务事,各自退避三尺又能如何,各方相互迁就礼让又能少了啥、多了什”。

义生支书还是一个讲究人,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路过谁家也好,面对老百姓的盛情邀请留下吃饭也好、做客也罢,从来都是婉拒,“各家的生活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花苦力讨来的,吃人家一口,人家就得少吃一口”“看着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越来越幸福,俺们心里也美、也乐不是”“上人家里讨碗水喝,那就是最大的恩情了,那就是老乡对我们的情分”。这么些年,生支书就没碰过百姓家里的一根针线、没拿过任何东西,别人送的瓜果李蔬都是原路被送回去,他总是匆匆而来,匆忙而去,留下的是温情和热爱,带走的是酸楚和不舍......

深耕古典,热衷传统经典文化

工作之余,生伯父也是个“实在人”,从小受传统和现代文化教育的熏陶,好学、乐学、精学是他坚守的文化信条,对于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颇有建树。在他的书房里或者工作室,书架上、衣柜里、椅子旁、窗台上,凡是能看的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堆满了书籍,而且是以诸如四书五经等古典文化为代表的书较多,不仅勤读,还经常手抄,甚至是拿毛笔抄,也因此练就了一笔上好的毛笔字,对于名言古句的运用也能恰到好处,给乡亲们做政策宣讲解读和向政府报告申请,总能在字里行间和言语处生动体现。

生伯父对传承和发扬家族文化、传播以家为代表的姓氏文化,在其生活所在地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各姓氏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有独到的理解,尤其是对促进宗族种姓之间关系融洽和睦邻友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下本一家,不分你我他”“五百年前的恩缘,换来了现在的盛世太平”“亲帮亲,邻帮邻,远亲不如近邻”,邹姓在所在地不为大姓,就是靠着团结友善、至诚睦邻的处世原则,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待。

生伯父还好于研究家族族谱,好于发掘家族的历史、发展,也乐于正面评估其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和影响,因此也致力于发扬家族文化。凭借一本破旧的祖传族谱,曾五次自费赴湖北武汉、带头捐款数万元和动捐数十万元,参修合修《中华邹氏族谱》,多次前往江西抚州乐安寻根问祖,数次托人打听和前往四川大竹、重庆大足雍溪镇、贵州、云南等地找寻族谱上记载派(分支)分支系在四川大竹(“猪屎坝”)一带的现况,“追寻历史的来龙去脉,有益于文化尤其是姓氏文化的发展”“如果再没人管,(我们)现在的姓氏文化的根就断了,缺少了灵魂,以至于多少年后我们的子孙不知道自己家族的身世”,他总能认真地告诫后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他的努力争取和极力推动下,顺利参修家族族谱,实现家族文化的准确对接,派(支)系族谱也得到修缮更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54.html